如何应对精神内耗
每个人都可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:
觉得一天什么也没做,身心却感觉很累,即使休息也无法得到帮助。
明明知道应该做某事了,头脑很明白,身体却躺倒就是无法行动,一直在拖延。
如果此时你停下来,关注下内心,常常会发现内心充斥着很多自我否定、自我评判、自我谴责的声音,这样的做法无异于“给自己的伤口撒盐”。这就是精神内耗带给一个人的感觉。
为什么会产生精神内耗
人在巨大压力下需要自我调节发展出两种模式,一种是开放模式,另一种则是内耗时的封闭模式。
封闭模式常常与内在创伤被激活有关,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,个人会退缩回自我的小世界,回避现实,使用一种无所不能的信念作为主要的自我保护防御,用来对抗内在的脆弱和无力。负面的感受都在人的内部循环,让一个人的心灵无法产生变化或成长。
每个人都会体验过精神内耗,只是程度不同。
是谁在脑子里说话
内耗时,看看谁在你心里评判你,谁在你心里否定你自己,让你变得无法坚定?
“应该”不等于“我想要”。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,自我意识没有得到保护而是遭到粗暴的对待,比如被打压或否定,那么自我意识就会因为这些侵入而被破坏。
但是,最真实的自我都会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形体之内,当你让自己保持静止时,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时,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存在。
你可以让真实的自我发言,区别于内心批判、指责你的声音。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,就像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一样。
找到适合自己的真理
生活中的真理太多了,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些“真理”。
人的大脑总是喜欢思考,也无法停下思考,但有时会陷入思维的陷阱,所以要保持觉察,经常倾听你大脑里的声音,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思维的观察者。
真正让我们自由的是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,它不会为人设限,它让人的生命感到冲突减少,自由平和,并且与现实的适应性增强。
如果与自己的感受失去联系,情感被忽视或与情绪断开联系,它会在身体层面表现出来,会出现生理问题或疾病。
所以与自己保持联结的方式是与自己的情绪与身体保持联结,像观察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,避免陷入情绪中与它认同。
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或者身体的感受。注意观察它们会带来什么信息。一个人与自我联结,会感到更镇定,更有把握来沉着地面对生活。
尝试一些感受练习
当你开始能够察觉到你的大脑里出现的各种习惯性的负面思维时,不用去抗拒它,也不用去做判断与它辩论。你可以观察它,知道它又出现了。
这时,可能你会体会到一种内心的空白,试着接受这种空白时刻,它会让你在内心感到一种宁静的状态,此时,你会获得与内在的情感与身体的联结感。
人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有意识的练习这些方法,如正念、冥想练习。这种情况下人更容易放弃内心的杂念,排除干扰。
保持与现实的连结
封闭模式下常采用的方式是切断与现实的联结,陷入内耗时人会变得虚弱。所以恢复到开放模式是要维持与外界的情感联结,尤其是人际关系中的联结。
在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关系下,可以互动交流,提供新模式的练习机会,帮助个人区分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自己的想象、哪些要放弃、哪些可以信任,放弃一些根深蒂固的旧的反应模式。
这也会让人获得内心的平和。平和会让人更容易原谅自己,对自己更包容,慈悲。接受自己的平凡、脆弱、局限。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,慢慢恢复内心的力量感。
下一篇:爱要给予而非索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