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年龄越大,与父母的距离越远?
随着年龄的增加, 我们的内心明明还渴望与父母亲近,可是却再也亲近不起来。我们报喜不报忧,父母也开始小心翼翼。
也许这就是成长的痛苦之一:孩子还在渴望与父母修复关系,可亲子关系早就变成了渐行渐远的目送。
01
一天一天,一年一年,父母逐渐被磨平了戾气,随着白发爬上鬓角,随着父母变得“乖巧”,很多人把这称之为“父母老了”。
父母的小心翼翼,往往有三种原因。
第一种,爱的延续和丧失的恐惧。
一个人年老以后,面临的死亡焦虑就更加浓重。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变弱,感受到自己力不从心。
他们害怕面临自己的低价值感,害怕让孩子觉得自己“没有用了”,为了避免这种恐惧感,他们用不麻烦孩子的方式,掩饰自己的无助。
父母的这种小心翼翼,是对孩子的爱,是害怕打扰到孩子,也是害怕自己不被爱的体现。
第二种,幡然醒悟的亏欠与补偿。
我们这代人的父母,大部分都是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。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奔波,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心理成长。
人到老年,他们开始反思开始察觉,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过太多亏欠。
于是,他们开始对孩子好,开始讨好孩子,努力让孩子高兴。
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修复与孩子的关系,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量对孩子好点,多为孩子默默做点事。这些行为看起来,就好像很客气又很疏离。
第三种,害怕被反噬的弱势感。
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强势孩子弱势,父母掌握着很多权利,可以尽情操控孩子,让孩子听话。
现在孩子长大,拥有了话语权与金钱,父母反而成了弱势的那一个。
为了更多的从孩子身上获取资源,他们让自己变得弱势,用愧疚感拴住孩子。
权力关系的置换,让父母站到了孩子的位置,弱小不安又恐惧,仿佛随时担忧自己被抛弃。
02
我们很多人看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,从剑拔弩张到相敬如宾,对亲情的渴望越来越浓烈,失去的感觉也越来越浓烈。
其实我们渴望的,并不是真实的父母,而是理想中的父母。理想中的父母能够给我们无条件的关爱,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。随着成长的步伐,我们越来越渴望理想的父母,渴望理想中的爱与陪伴。那种求而不得的感觉,让我们只能回过头来向父母渴求。
可是,真实的父母无法给我们理想的关系。我们并不是在父母开始小心翼翼时,失去了亲密无间的亲情,而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。我们开始渴望与父母修复关系,也许是内心深处,渴望被爱的呐喊。
03
我们不能接受与父母的分离,不能接受自己低浓度的情感关系,只能把这种不接纳投射到了父母身上,认为父母与自己之间没有爱。
让自己沐浴在爱中,敢于爱与被爱,与内在的父母和解,才是我们走出原生家庭的开始。
好的父母应该是清爽的人。所谓清爽的人,指的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,不黏黏糊糊;能够自得其乐,不依赖他人;尊重他人的边界,为各自的情绪负责。无法亲近的时候,彼此祝福,各自安好,相忘于江湖,也不失为一种选择。
好好爱自己,充分过好自己的一生,能够不负此生,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馈。
如果真的想要和父母修复关系的话,可以试着互相麻烦。麻烦是一种爱,是一种依赖,客气不是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怎样让孩子学会爱自己?